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香港大學東閘旁)
香港大學站A1出口步行10分鐘,或乘搭23、40號巴士直達。
地圖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9:30~18:00

    • 星期二9:30~18:00

    • 星期三9:30~18:00

    • 星期四9:30~18:00

    • 星期五9:30~18:00

    • 星期六9:30~18:00

    • 星期日13:00~18:00

    • 公眾假期 休館

  • 費用
    免費

  • 建議參觀時間
    1小時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是香港最古老的博物館,由中文系主任林仰山於1953年創立,年歲逾一個甲子,中國典藏甚豐且精品繁多,館藏以瓷器最為矚目,唐青花三足水盂為鎮館之寶,皆因全球暫時已知只有三件保存完整的唐代青花瓷珍品。而元代(1271至1368年)景教十字銅牌收藏量達1,000件,更是世界之冠,讓人大開眼界。

美術館的建築物為1932年落成的馮平山樓,早年是圖書館,直到1953年為了配合中國美術考古課程,改為博物館,1994年更名為香港大學美術館,再於1996年與徐展堂樓合併,館內還設有博寮茶座供品茗。紅磚建築本身很有特色,抬頭看形如巨眼的天花頂棚,低頭看精美的磁磚,館內只限用眼睛欣賞,請勿拍照。

一踏入館內就見雕工精美的木窗,還有好些清代木屏風、椅子,屬於林仰山教授設館初期的藏品之一,皆為睇得又用得的藝術品,有古代書齋之風。創館初期購入很多古代青銅器及青銅鏡,另於六十年代獲贈千件景教十字銅牌,為美術館兩大常設展覽藏品。美術館同期最多有兩個專題展覽,瓷器展比例較多,換展如翻書那麼快,經常與各國領事館合作,借到不少珍品舉辦展覽,不少私人藏家(不乏香港大學校友及其他大學的學者)也喜於這裡辦展,如2004年港台最大的林風眠畫作收藏家張永霖(前電訊盈科副主席),或近年史丹福大學學者蕭惠姬珍藏的朝鮮二十世紀宣傳海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