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

荔灣區中山七路恩龍里34號
地鐵1號線陳家祠站D出口步行1分鐘
地圖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8:30~17:30

    • 星期二8:30~17:30

    • 星期三8:30~17:30

    • 星期四8:30~17:30

    • 星期五8:30~17:30

    • 星期六8:30~17:30

    • 星期日8:30~17:30

    • 公眾假期 8:30~17:30

  • 費用
    10元

  • 建議參觀時間
    2小時

  • 備註
    2019年每月一日免費開放日請向館方查詢

遊陳家祠,套用網絡用詞「眼睛很忙」。這座集嶺南地區多種建築裝飾工藝於一體的祠堂式建築,館長誇口建築本身就是鎮館之寶,確實精美絕倫。館藏亦涵蓋了廣東省所有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工藝門類。

感激清代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姓宗族合資,才有了陳家祠。落成於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原名陳家書院,集祠堂、議事堂及書院功能於一身。1959年設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歷經六十年代風火洗禮後經民間藝人復修,今人才有幸欣賞。一出陳家祠地鐵站,穿過廣場便能近距離欣賞這座巨無霸祠堂,一次過搞清楚嶺南地區多種建築裝飾工藝,包括陶塑、灰塑、木雕、磚雕、石雕、銅鐵鑄和彩繪,正門兩邊的外牆上就有《梧桐杏柳鳳凰群》《梁山聚義》等六幅大型磚雕。

陳家祠是現存廣東省保留最完整亦最華麗的祠堂式建築,由九座廳堂、六個院落、十座廂房和長廊組成,居中的聚賢堂值得久留,這裡原是陳家議事堂,屋頂上的陶塑瓦脊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鐵雕及磚雕欄杆亦裝飾華美。館方也把重寶放在這兒,包括「清木雕大神亭」、「潮州金漆木雕封神榜大神亭」廣東四大陶瓷等。其餘各個廳堂院落如今改為大大小小的常設及專題展廳,除陳氏書院歷史外,主要分門別類展示嶺南民間工藝及重現廣州舊家居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