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時間
星期一休館
星期二9:00~17:00
星期三9:00~17:00
星期四9:00~17:00
星期五9:00~17:00
星期六9:00~17:00
星期日9:00~17:00
公眾假期 9:00~17:00
費用
免費
建議參觀時間
1小時
備註
無障礙通道、禮品店、咖啡廳、餐廳、手機充電站、按金RMB100借行動電源、電子寄存櫃
我們對廣東省博物館的建築設計、空間佈局及策展深有好感,像中國畫的留白,疏密聚散有度,教人心情愉悅。
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廣東省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有新舊兩館,新館(簡稱粵博)採用獨特建築結構,外觀似鏤空漆盒,內部結構無一根柱,可使用的空間大大增加。票務處設於西門,憑回鄉卡換領門票後,沿斜道一進去便為館內二樓的中央大廳,挑高採光融入嶺南建築特色,正前方12件寬大的木雕屏風左右開弓並排,氣派十足。
館內五大常設展覽包括廣東歷史文化、廣東省古生物、端硯、潮州木雕及館藏書畫陶瓷。到訪當日古生物展廳閉館,加上特別展廳正展出香港旗袍,我們流連最久的自是兩大嶺南非遺項目端硯及潮州木雕展廳,必看被央視節目《國家寶藏》介紹過的永慶堂金漆木雕大神龕,為國家一級文物。
粵博從舊館到闢新館有60年歷史,收藏甚豐,策展有足夠藏品支撐,而且很願意突破吸引年青一群,著重「博物館體驗」,團隊比較有活力及國際化。粵博於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與其他六家博物館選出館藏重寶,製成短片出現在抖音平台,片中粵博館藏的明代潮州窰白釉觀音立像、明代嵌銀絲觀音銅立像及北宋木雕羅漢等三件精品都可在館內看到;粵博也帶頭創立文化商業平台,曾於館內搭起時裝表演舞台展示中國設計力量,文創商品也有一定水準,實體店跳出博物館,再開到機場客運大樓、地鐵站裡,2019年元旦更以「風尚:18至19世紀中國外銷扇展覽」為概念的文創蛋糕也熱炒起來。
館長魏峻本人也深受媒體歡迎,2007年打撈宋代沉船「南海一號」,時任廣東省水下考古中心主任的他經常現身媒體解說。在魏峻接掌粵博短短四年,榮獲2016年「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及「2014—2016年度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全國第二。粵博每年約十餘場「館長來了」導賞活動,大眾可以很容易接觸到他,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