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文物館

金鐘紅棉路10號(香港公園內)
金鐘站C1出口步行約15分鐘
地圖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10:00~18:00

    • 星期二休館

    • 星期三10:00~18:00

    • 星期四10:00~18:00

    • 星期五10:00~18:00

    • 星期六10:00~18:00

    • 星期日10:00~18:00

    • 公眾假期 開放時間不一,詳見官網。

  • 費用
    免費

  • 建議參觀時間
    1.5小時

建築有特色,戶外環境優美,又可以學習茶藝文化,茶具文物館就是一個周末好去處。整個香港公園都是前域多利軍營的一部份,博物館就座落在公園裡,它原是舊三軍司令官邸,又名旗桿屋,1846年落成,是香港最早期的殖民地建築,具有典型希臘復興時期風格,走廊及柱都是多立克式及愛奧尼亞式的設計,按察司於1979年暫居約一年遷出後,直到1984年才改為茶具博物館。茶具博物館的基本館藏由羅桂祥博士捐贈,羅氏於1994年再捐出一批25件瓷器和六百多方印章予當時的香港市政局(今康文署),由金鐘站信步走來,會先進入1995年擴建的新翼羅桂祥茶藝館,然後才是主大樓茶具文物館。旗桿屋的歷史介紹,低調地藏於羅桂祥茶藝館通往洗手間的走道,不小心就會錯過。歷史照片裡各居室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壁爐,如今仍在。

與其他政府博物館差不多,這裡也分常設展覽及專題展覽。羅桂祥博士藏品中以宜興茶壺最富代表性,茶具文物館地下有四個主要展廳,昔日是睡房及僕人休息室,如今分門別類介紹唐、宋、元、明、清茶具,也有介紹選茶及沏茶的方法。宋代五大名窰聞名中外,羅氏收藏都很全面,值得細看。而一樓則為專題展覽場地,新展由館藏及中文大學借出的中國外銷茶具。一樓則是羅氏捐出的瓷器及印章,那些近一米高的獸印看着稀奇,藏品包括明代程遂、清代齊白石、西泠八家及近代廣東印人的作品,其中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標一方常用的「蕉林鑒定」印,材質是珍貴的田黃石,由程遂所刻。程遂以篆刻馳名,館內也有展櫃為篆刻、鈕印等作詳盡介紹,可算是香港較全面的印章入門場所。

茶具文物館的活動雅俗共賞,常有茶藝表演及健康的休閑活動;而羅桂祥茶藝館地下亦設有茶館「樂茶軒」,茶館以百款茶葉及素食點心成為愛茶及素食者的心頭好,而周日邊聽悠揚中樂邊歎茶,更吸引眾多喜愛中國文化的人士。